来源:雪球App,作者: steven简说,(https://xueqiu.com/3271129293/336583151)
万达出售48座万达广场,本质是债务危机下的断臂求生。截至2025年,万达商管有息负债超1400亿元,短期偿债压力达400亿元,出售资产回笼资金成为破局关键。接盘方中,腾讯联合京东、太盟等组成财团,延续了2018年以来的“盟友”合作模式,形成资本与产业的双重绑定。对腾讯而言,此举是线下场景卡位的关键落子。万达广场年客流量超30亿人次,覆盖全国核心商圈,成为微信支付、小程序等工具的天然试验场。通过数字化改造,腾讯可获取用户消费行为数据,反哺广告精准投放和零售解决方案——这与其“连接商业”的战略高度契合。例如,微信支付接入后预计提升交易活跃度,金融科技收入有望年增数亿元;同时,腾讯云可整合商户数据,优化智慧零售模型,形成“流量-数据-服务”闭环。财务层面,腾讯通过持股获取管理费分成(年收益数亿),虽对短期业绩贡献有限,但锁定长期稳定现金流。更关键的是资产增值潜力:若项目未来打包成REITs,估值修复空间或超200%,潜在退出收益可达百亿级别。联合太盟、阳光人寿等资本方,既分散投资风险,又通过“险资+科技”组合平衡收益与安全性。风险亦不容忽视:商业地产空置率攀升至12.5%,租金回报率持续承压;数字化转型效果依赖商户配合,若落地不及预期,数据价值将大打折扣;万达自身资金链紧张,可能影响项目运营稳定性。【简说】互联网巨头加速渗透线下,通过资本+技术重塑商业地产逻辑。对腾讯而言,这是打开“线上流量+线下场景”增长极的钥匙。短期看,业绩影响忽略不计;长期则需观察数字化改造效率与资产证券化进程,或为互联网行业探索出一条存量资产增值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