灘頭陣地
编辑
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巴爾多梅洛·洛佩茲中尉在登陸紅灘後(9月15日)正爬越海堤,在拍下這張照片數分鐘後,洛佩茲被一枚投到他身上的手榴彈炸死[9],他死後獲追贈榮譽勳章
大韓民國國軍第2師(朝鲜语:제2보병사단 (대한민국))第17團登陸月尾島
在清除仁川的朝鮮人民軍抵抗後,補給及增援的行動立即開始,海軍工兵營及水中爆破大隊(UDTs;海豹部隊前身)已經到達與海軍陸戰隊一起在綠灘建設了浮筒碼頭及清除了水中的殘骸,碼頭是用來卸下餘下的兩棲登陸艇。
由金日成在聯合國軍登陸後所寫的文件指出:「原本的計劃是在一個月內結束戰爭,我們不能消滅4個美軍師團...我們因聯合國軍、美國空軍及海軍的出現而感到震驚。」
9月16日,朝鮮人民軍知道了他們的錯誤,派出6辆T-34型坦克到灘頭陣地,聯合國軍立即作出反應,VMF-214中隊(英语:VMA-214)的2架F4U海盜式戰鬥機攻擊了這些坦克,空中攻擊消滅了敵人一半的坦克縱隊,,但是却損失了一架飛機,由M26潘興型坦克發動之反攻消滅了剩下的朝鮮人民軍裝甲師及清除了攻佔仁川的道路。
9月19日,美國陸軍工兵修復了通往內陸長8英哩(13公里)的鐵路,金浦機場已被攻佔及運載燃料及軍械的運輸機開始飛入在仁川的機場,海軍陸戰隊繼續卸下補給及增援,到9月22日,他們已卸下6,629輛車輛、53,882名士兵及25,512英噸(23,000 公噸)補給品。
漢城戰役
编辑
主条目:第二次漢城戰役
美國海軍陸戰隊於1950年9月底在漢城陷入巷戰,相片中的美軍士兵手持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及白朗寧自動步槍,街上滿佈朝鮮人民軍陣亡士兵的屍體,遠處是一輛M4雪曼坦克
與在仁川快速取得的勝利相反,對漢城的進攻十分緩慢及付出很大代價,朝鮮人民軍派出另一中隊的T-34型坦克發動反攻,它們落入陷阱及被擊毀,亦派出一些雅克式戰機轟炸仁川港,但只造成輕微損失。朝鮮人民軍嘗試阻擊聯合國軍的進攻以爭取時間增援漢城及從南面撤出部隊。雖然有警告在攻佔漢城的過程上令朝鮮人民軍可從南方逃走,麥克阿瑟覺得他要儘快兌現之前向大韓民國政府收復首都的承諾。
第二天,運載美軍第7步兵師的船隻到達仁川港,巴爾將軍渴望指揮部隊阻擊敵軍從漢城南面發起之行動,9月18日早上,該師美軍第32步兵團的第2營在仁川登陸及該團餘下的單位在該日晚些時間登陸,第二天早上,第2營已向一個海軍陸戰隊營所攻佔在漢城右邊的據點移動,同時,第7步兵師的第31步兵團在仁川登岸,佔領漢城公路以南地區的任務在9月19日下午6時交給第7步兵師負責,隨後第7師在漢城市郊與朝鮮人民軍爆發激烈的戰鬥。
在戰役前,朝鮮人民軍只有一個戰鬥力不強的師在漢城駐守,該師大部份駐紮在漢城南部。[10]麥克阿瑟親自監督了第1陸戰團在通往漢城的路上與朝鮮人民軍的戰鬥,鐵鉻行動的指揮權交給了美國第10軍軍長愛德華·阿爾蒙德中將,阿爾蒙德的目標是在9月25日拿下漢城,剛好是戰爭爆後3個月的時間,9月22日,美國海軍陸戰隊進入漢城以尋找堅強防守之據點,他們在逐屋爭奪戰中付出較大傷亡,由於渴望宣稱漢城的光復,阿爾蒙德宣佈該城在9月25日收復,雖然海軍陸戰隊仍然進行逐屋爭奪戰(在北部郊區仍可聽到槍聲及炮火聲)。
釜山突破
编辑
9月16日,美軍第1騎兵師和第2步兵師配合仁川登陸,從釜山防御圈内發起反攻,18日渡過洛東江,突破了人民軍的防線。金日成的部隊開始混亂地向北撤退。26日,騎兵師的林奇特遣隊以坦克連為先導,在1天中疾馳106英里,與阿爾蒙德的部隊在水原附近會合。至此仁川戰役基本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