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恐怖片有很多经典之作。像《午夜凶铃》这些大家都知道,可还有不少恐怖佳片很多人没看过呢。下面推荐10部日本恐怖片,影片中独特的恐怖风格也体现的淋漓尽致,电影中的恐怖元素也很特别。
《催眠》1999年上映,三个不同的人同时离奇死亡,死前都说“绿猴子”。开始以为是自杀,老刑警觉得有问题就找教授帮忙。调查发现人格分裂少女很关键。这电影对催眠和人格分裂杀人的推理很棒,死法吓人,催眠造的怪物恐怖,无意识自杀的剧情很吸引人,是典型日式恐怖片。
《降灵》2000年上映。佐藤夫妇,丈夫是音效师,妻子是全职太太还能通灵。有个被拐骗的女孩到了他们家意外死亡,之后丈夫也能看到女孩了。导演营造恐怖氛围很厉害,还从哲学角度探讨关系,也涉及女性地位。
《鬼水怪谈》2002年上映。女主离婚后带女儿搬到旧公寓,开始挺幸福,后来楼上渗水、有怪声,女儿也变奇怪了。这电影根据短篇改编,拿过奖。里面潮湿衰败的感觉很浓,那些恐怖设计很有想象力,气氛掌控佳,长镜头也很细腻。
《感染》2004年上映。一个破旧医院快倒闭了,医疗环境差,还重复用针头。出了医疗事故后大家想隐瞒,结果像有病毒在医院传播,大家都变得怪异恐怖。电影用心理暗示营造恐怖,那种意志感染导致幻觉,让人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内心压抑才是真恐怖。
《预言》2004年上映。老师带家人度假返程遇车祸,女儿死了。因为他之前看到报纸碎片预言了女儿死亡。三年后又有预言,死者是他学生。电影情节离奇,那能预言的报纸很诡异,预知却无法改变很可怕,最后男主牺牲自己救家人。
《灵异咒》2005年上映。小林是作家兼灵异电台主持人,他去闹鬼地采访。东京一房子失火主人失踪,他留下的DV素材是关键。录像里他采访主妇后主妇车祸死了,他深入调查发现更多诡异事。电影用DV形式,纪录风格拍摄,很真实恐怖。
《轮回》2005年上映。1970年有个饭店发生杀人案,教授杀了11人后自杀。35年后导演想把这事拍成电影,新人杉浦渚被选中当女主。她到凶案旅馆后感觉熟悉,怀疑自己是被杀女孩转世,然后恐怖的事就来了。这电影预算高,画面、美术、音乐都很棒,年代感强。
《鬼伎回忆录》2006年上映。美国作家找失散爱人,得知爱人已死,从妓女那听爱人的事。原来鬼妓父母乱伦,母亲堕胎被诅咒。电影视觉营造好,美术漂亮,把血腥感弄出怀旧伤感气质。
《蛇少女》2008年上映。蛇少女阿蛇每100年醒来一次,1950年她到门前家当女佣。门前家有秘密,女优门前葵对女儿一草严厉,楼上房间有怪声。阿蛇发现她们的厄运,离开后还注视着这家。电影从蛇少女视角看人性,悬疑氛围浓,演员演技不错。
《来了》2018年上映。野崎是灵异小说家,有人找他说家里有超自然现象。他和女友去调查,结果那人夫妻惨死。女友找驱魔师姐姐帮忙,姐姐召集灵媒对付邪魔。这电影全方位很棒,被低估了,剧情饱满反转多,还是社会寓言。
恐怖元素分析:
日本恐怖片的恐怖元素主要体现在心理、视觉和超自然三个层面。在心理层面,影片常通过描绘角色处于压抑绝望的生活状态来引发观众共鸣,如《感染》中濒临倒闭医院的恶劣环境;同时,挖掘人类潜意识中的恐惧,例如《催眠》利用催眠术让观众体验失去自我控制的恐怖。视觉上,黑暗与阴影的运用制造了未知的恐怖感,《鬼伎回忆录》中破败场景的黑暗增强了这种氛围;怪异的形象塑造也增加了视觉冲击力,比如《灵异咒》里非正常生物形态的幽灵。超自然元素方面,无法解释的灵异现象如《鬼水怪谈》中的渗水和声响是恐怖的关键;轮回与诅咒的概念则为故事增添了神秘性和宿命感,例如《轮回》中的转世情节和《鬼伎回忆录》里的家族诅咒。这些元素共同作用,构建了日本恐怖片独特的恐怖氛围。
另外,日本恐怖片有着独特的风格,在上述影片中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一、氛围营造
1.日常场景与恐怖元素的融合
在《鬼水怪谈》中,故事设置在普通的公寓里,女主和女儿本是开始新生活,但楼上房间的渗水、怪异声响这些日常场景中出现的异常元素,就营造出了恐怖氛围。这种将恐怖融入日常居住环境的手法,是日本恐怖片的常见风格。观众很容易将自己代入到类似的日常场景中,从而增强恐怖感。
《降灵》也是发生在普通民宅中,佐藤夫妇的家本是一个普通的居住场所,但是因为妻子的通灵能力以及小女孩意外死亡后的灵异现象,使得这个普通的家庭空间充满了恐怖气息。
2.压抑氛围的营造
《感染》的故事背景是破旧濒临倒闭的医院,医疗环境恶劣,医护人员和病人都处于一种焦躁不安的状态。这种压抑的环境为恐怖元素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当医疗事故发生后,那种压抑的氛围进一步加剧,使得恐怖感不断蔓延。
《预言》中,男主一家度假返程途中汽车故障,这种被困在途中的场景本身就带有一种压抑感,再加上神秘报纸碎片预言女儿死亡的情节,更加深了整体的压抑恐怖氛围。
二、文化元素的运用
1.传统鬼怪文化
日本有着丰富的鬼怪文化传统,在这些影片中多有体现。例如《蛇少女》中的阿蛇,她是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蛇少女形象,这种形象源于日本传统的神话传说或者民间故事中的妖怪形象。阿蛇每隔100年醒来,漠然旁观人世的设定,带有浓厚的日本传统鬼怪文化特色。
《鬼伎回忆录》中的鬼妓形象,其背后涉及到乱伦、诅咒等元素,也与日本传统的文化观念和民间传说中的一些恐怖元素相关,如诅咒等概念在日本传统鬼怪文化中有一定的根基。
2.心理与哲学层面的文化内涵
《降灵》从哲学角度探讨各种关系的对立和割裂,不仅仅是对通灵现象的探讨,还涉及到女性地位等社会文化层面的思考。这种在恐怖片中融入哲学和社会文化思考的方式是日本恐怖片的特色之一。
《催眠》对催眠及人格分裂造成的离奇连续杀人进行推理式探讨及分析,涉及到心理学层面的内容,反映出日本恐怖片善于挖掘人类心理深层次的恐惧,这也与日本文化中对人性和心理的深入探究传统有关。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